为什么各大媒体从不宣传杨振宁的学术成就

发布日期:2023-11-06 18:24:30 50 阅读 0 点赞

  一)为什么各大媒体从不宣传杨振宁的学术成就

  首先,杨的学术成就极高,国人基本无法企及,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此外,杨振宁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其次杨老已高龄,思维肯定会退化,剩下的只剩养老了,不会再有什么学术成就了。

  二)杨振宁介绍

  1、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省合肥市,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教廷宗座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等。

  2、2017年2月,已放弃外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4月16日当选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2019年9月21日,杨振宁被授予求是终身成就奖。

  3、1949年,与恩利克·费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7年紫金山天文台将其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342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杨振宁星”。

  三)杨振宁在物理界的成就有多大为什么国内知道的很少呢

  在理论物理学上,杨振宁创造了许多辉煌,他的最高成就是1954年与R·L·密耳斯共同提出杨-密耳斯规范场理论,开辟了非阿贝耳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为现代规范场打下了基础。它被世界物理学家们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结构之一,是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爱因斯坦的引力场理论和狄拉克的量子理论之后的最为重要的物理理论。杨振宁的另一杰出贡献是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从而推翻了原来被认为适用于一切相互作用的宇称守恒定律”,而这个宇称守恒定律”,本来是被视作物理学的基本定律的,他们因此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一项科学成果,在发表的第二年就获得诺贝尔奖,这是第一次。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也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他近年来另一个重要工作——Yang-Baxter方程受到了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密切关注,并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题目。

  四)杨振宁在物理科学家中的排名如何

  杨老对物理学的贡献可以说历史上是排的进前十的。Yang-Mills场是基础理论的基石之一。过上十万年,百万年,千万年,只要人类文明还存在,他的名字就会被印在课本上,这造福了全人类的伟大工作,真正值得万世瞻仰。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镇,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等。

  1945年,杨振宁考取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历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兼物理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