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脾胃最好的中成药

发布日期:2023-09-16 18:02:29 71 阅读 0 点赞

  (1)怎么养脾胃

  1、脾为后天之本,脾主升清降浊、运化水谷、营养四肢。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水谷、腐熟水谷。主降,帮助消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禀赋不足均可引起脾胃运化失常,常会出现消瘦、疲乏无力、饮食纳差、腹部胀痛等临床症状。治疗:健脾、益气、除痰、化湿。建议:生活调节,合理膳食,多吃水果蔬菜。

  2、少吃肥甘厚腻食物,不要过饥、过饱,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限酒、调节情志、规律起居、不熬夜、适量运动以增强体质。可以用陈皮、小米、薏米适量熬粥喝。中医艾灸: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中腕等对脾胃功能有良好效果。

  (2)处暑之后养脾胃重在祛湿,宜吃这6种健脾祛湿养胃的食物

  尽管眼下已进入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进入秋天。由于“秋老虎”的存在,天气依然闷热,雷雨天气仍然比较多,故而民间有“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的说法。所以,这个时期人们还是需要注意防暑祛湿,但是要少吃冷饮及过凉的饮食,多吃一些能够健脾祛湿养胃的食物。

  脾虚湿气重的人,别错过这6种食物

  1、茯苓

  茯苓是药食同源的佳品,常用于辅助治疗小便不利、水肿、呕逆、腹泻等病症,经常被制作茯苓饼,或熬汤制作药膳,比如茯苓粥、茯苓薏米汤、茯苓药酒等。

  《神农本草经》主要记载了茯苓的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安神,二是可以祛湿。它的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中医认为,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称为四时神药,列为八珍之一,既可驱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

  2、芡实

  芡实也叫鸡头米,是一种药食同源之品,享有“水中人参”的美誉。芡实分生用和炒用两种,生芡实以补肾为主,而炒芡实以健脾开胃为主。

  《本草求真》中记载:“芡实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腹痛可治;惟其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不及于肺。”

  需要注意的是,芡实性质较固涩收敛,便秘及大便硬化者不宜食用。

  3、薏米

  古书记载“薏米最善利水,不至耗损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如果体内有湿气,如积液、水肿、湿疹、脓疡等与体内浊水有关的问题,用薏米效果是不错的。不过,生薏米性凉,长期单独煮来吃,会伤脾。而炒薏米是用小火把薏米炒至金黄色,带有微微焦香味道。所谓“焦香入脾”,经过炒制的薏米与生薏米相比,少了一分寒利,多了一分温涩,温脾、健脾的功效变得明显。

  4、莲子

  《玉楸药解》中记载:“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莲子也属于药食同源的一种食物,可以健脾益胃、止泻、安神、固精等功效,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还容易失眠的人群来说是非常好的一种食材。

  不过莲子芯性寒凉,所以吃莲子时最好将莲子芯去掉,尤其是具有胃寒的患者。

  5、赤小豆

  赤小豆,又叫红小豆、赤豆等,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湿、消肿解毒等功效,适于脾虚湿盛引起身体浮肿的人。现代医学认为,赤小豆中所含的皂角甙可刺激肠道,能够清除体内毒素和排出多余的水分,从而起到利尿、消水肿作用。除此之外,常食赤小豆还能够辅助祛脂降压、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预防骨质疏松。

  6、冬瓜

  冬瓜利水,能够帮助我们加速身体的水循环,排出身体的废水和毒素,改善湿气过重的情况,尤是对于容易水肿的人,是比较有帮助的。它可以搭配其他食物来炖汤喝,比如搭配红豆、海带熬成汤不仅味道不错,祛湿的效果更加显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煮汤时不能放太多的盐和油,最好清淡一些,清淡的汤最能除湿,切记不要口味太重。

  另外,冬瓜的钾元素含量丰富,并且含钠量少,能够帮助我们稳定血压,还能清热解毒,是比较适合现在吃的一种食物。

  (3)山药红薯粥怎么做最养脾胃

  1、用料:铁棍山药一根、百合10克、红枣数枚、红薯1个、大米200克。

  2、将红枣、百合洗净,之后分别将百合和红枣放入冷水中备用;

  3、将铁棍山药和红薯洗净,并削皮,之后切块并放入冷水中以备用;

  4、将大米淘洗干净,以备使用;

  5、将锅中加入水,并用大火烧开,之后将淘洗的米、切好的山药块、红薯块以及百合、和红枣等一起放入锅中;

  6、将火转至中火,煮约30分钟盛入碗中即可食用。

  (4)吃什么养脾胃

  1、调养脾胃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其次,由于湿邪易犯脾,建议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饮食。

  2、这样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则能达到健脾和胃的目的。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孙思邈,在论及春季的饮食养生时曾提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饮食原则。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所以,在日常饮食中应当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甜味食物,以养脾脏之气。传统饮食养生学认为,番茄、橙子、橘子、柚子、杏、木瓜、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樱桃等为酸味食物。而在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绝大多数食物均归类于甘味食物,如米面、蔬菜、肉类、鸡蛋等。

  3、其实,具有酸味的食物往往富含维生素C,所以在饮食养生中只是强调适当少吃酸味食物。平时,也可多吃一些鲫鱼、胡萝卜、大枣、山药、小米等健脾养胃的食物,同时注意少吃生冷、黏杂的食物,以防伤及脾胃。

点击阅读全文